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专栏 >

茂名市香蕉产业现状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01   发布者: 扬名苗木   字体大小:【】【】【

  茂名地处广东省的西南部,是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具备了香蕉生产的适宜条件。2010年全市香蕉生产面积60.8万亩,年产量133.5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约占全国香蕉生产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5%和17%,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多年来,香蕉产业一直是茂名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广大农民不可缺的重要经济来源。目前,茂名市香蕉生产正向着基地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1 茂名市香蕉产业的优势

  1.1 种植历史悠久

  茂名香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据有关资料记载,茂名香蕉种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南北朝时期,茂名高州的曹江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香蕉产区;到20世纪50-60年代,茂名香蕉已出口到东欧、原苏联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名扬海内外;到20世纪80-90年代,茂名香蕉得到飞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香蕉在茂名形成了特色产业。

  1.2 栽培经验丰富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广大蕉农积累了丰富的丰产栽培经验,运用这些经验,取得了一年又一年的香蕉丰收记录。如2002年茂名高州市东岸镇大双村委会的香蕉最高单株产量达95.5千克,高州市长坡镇坡垌的亩产最高达6177千克。

  1.3 优良品种繁多

  目前,在茂名市香蕉栽培的当家品种中,既有传统的优良品种,又有引进的优质新品种。如高州高脚遁地蕾和矮脚遁地蕾香蕉,其中高脚遁地蕾香蕉在第一、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均获银牌奖(也是香蕉的最高奖项)。引种的名优新品种巴西蕉和泰国蕉,通过试种、表证、示范和推广,如今也成为茂名香蕉主栽的优良品种。

  1.4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近年来,茂名香蕉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通过标准化生产,商标注册登记,树立自有品牌,如化州“绿蕉牌”香蕉、高州“明河牌”香蕉均取得了绿色食品A级认证,他们生产的香蕉果大、色靓、质优,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1.5 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发展

  茂名香蕉生产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近年来,中国农林网各地香蕉协会不断涌现和壮大,协会区域内进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大大提高了经济收益。如高州市明河香蕉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1500多户,香蕉生产基地5000多亩,年生产销售香蕉1.8万多吨,销售产值3200多万元,产品远销北京、西安、济南、武汉等二十多个城市。

  2 茂名香蕉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2.1 老蕉园轮作少,土壤板结加重

  据调查,茂名全市60万多亩香蕉,连续种植10年以上的老蕉园就占六成以上。老蕉园普遍存在土壤板结严重,团粒结构性差,通透性不良,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地力下降。蕉苗种植后,发根慢,根系少,植株生长矮小,产量低下,果实品质较差。

  2.2 组培苗种植少,复种吸芽苗多,果品质量参差不齐

  很多蕉农特别是老蕉农为了节约成本,实行自繁自育吸芽种植,以降低投入成本。据统计,近年来种植组培苗的香蕉面积仅占全市种植面积的1/3,种苗质量的参差不齐,结出的果品也参差不齐,经济效益差。

  2.3 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茂名香蕉虽然面积较大,但70%以上为个体生产者。由于分散生产经营,没有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上各自为政,滥用化肥和农药激素严重,严重影响了香蕉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阻碍了茂名香蕉产业化的发展。

  2.4 老蕉园区病虫害发生严重

  由于没有实行蕉园轮作制度,造成蕉园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带菌严重,病虫害较多。近年来,香蕉枯萎病发生日益严重, 2005年茂名市香蕉枯萎病最初发现于老蕉区高州市谢鸡镇连桥村委会,最初发病约100株,由于该病区发现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导致香蕉枯萎病快速蔓延。仅时隔一年,已扩展到2000株,其他香蕉种植老区也相继发现了香蕉枯萎病零星发病区,有迹象正在加快蔓延扩散。

  2.5 标准化生产实施缓慢

  尽管茂名香蕉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于2004年颁布实施,但由于蕉农生产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落后,许多蕉农还陶醉于传统的固有生产模式。尽管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但成效低,目前标准化生产的面积还不到全市香蕉栽培总面积的5%.

  3 提高茂名香蕉产业效益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生产监督机制,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

  成立市、县(区)、镇(乡)、村四级香蕉指导小组,指导全市香蕉的标准化生产,加大香蕉标准化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蕉农标准化生产意识,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确保香蕉产品质量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入标准的要求,增强茂名香蕉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3.2 执行蕉园轮作制度

  蕉区种植2~3年后应进行轮作更换土地种植,轮作以种植水稻、花生、甘蔗等为宜。对于土地条件有限的蕉区,每3年进行沟畦轮作种植,方法是在两畦中间培入大量客土或堆放大量腐熟的有机质肥,然后起高畦种植。实行合理的轮作,有利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减少土壤板结,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香蕉产量和质量。

  3.3 增施有机肥,加快老蕉园改造

  增施有机肥和生物技术改土,改善老蕉园的土壤微生物结构,增加土壤有机养分,恢复土壤肥力,提高老蕉区的产量和质量。具体做法为:一是耕作前深翻蕉地,晒白一段时间后选择晴天起畦;二是蕉苗定植前,堆放腐熟的有机质肥作基肥,抽蕾前增施有机质肥;三是以含有机质丰富的客土进行蕉园培土;四是蕉园施用酵素菌的固体肥料或每月淋施1~2次酵素菌液肥。

  3.4 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业素质

  在保持优良传统品种高脚遁地蕾香蕉的同时,大力引进适宜茂名气候环境栽培的优良香蕉品种试种、表证、示范和推广,不断优化品种结构,以增强茂名香蕉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3.5 加强香蕉的病虫害防治

  各级水果科技部门应大力开展香蕉病虫害的防治研究,特别是香蕉枯萎病的防治研究,尽快为广大蕉农找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同时培育或引进防病抗病的香蕉新品种,以提高茂名香蕉产业化的总体水平。

  3.6 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大力扶持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香蕉产业的发展,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将分散经营的蕉农联结成为一个既分散又联合的经营体,推动全市香蕉产业的发展。

  3.7 鼓励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专业合社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能把分散经营的蕉农、专业户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既联合又松散的整体,利用这一整体,对其范围内的香蕉生产进行统一的栽培管理,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包装、统一注册品牌,共同开拓市场,使广大蕉农在分散生产经营中既能利用整体优势抵御市场风险,又使生产获得较好的收成。

  3.8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创立一个名牌产品,除了加强香蕉生产管理,生产出优质香蕉果品,柑橘的高效栽培技术还要强化香蕉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一要设计精美的各种规格香蕉专用包装箱,对果实进行分级、清洗、防腐等处理,提高香蕉产品的档次和价位;二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业主注册商标,树立品牌;三要各级政府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香蕉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子网络大力进行品牌宣传,协助召开产品发布会,产品推介会和品尝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传媒来宣传茂名香蕉名牌产品,做到国内外人尽皆知,产生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茂名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茂名香蕉能够领先国内,走向世界。

Copyright © 2014 - 2025  东阳市虎鹿镇扬名苗木场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13123885969
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浙林生0708-0077  浙ICP备15004198号
本基地出售的所有苗木均为自家培育,可提供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