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树
毛尖树,高(5)7—20厘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灰白色。枝条圆柱形,纤细,具纵向细条纹,黄褐或紫褐色,基部有明显的芽鳞痕或间有宿存的硬革质芽鳞片,幼时密被黄褐色绒毛,老时毛被渐稀疏。顶芽卵球形,长达1.5厘米,芽鳞紧密覆瓦状排列,宽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或具小突尖,外面密被黄褐色或锈色绢状疏柔毛。
中文学名
毛尖树
一、基本信息
所属卷:Actinodaphne Nees
所属科:Lauraceae
中文名:毛尖树
文献来源:(Allen)Kosterm.(1974).
Actinodaphne reticulata Meissn.var.forrestii Allen(1938);A.reticulata auct.non Meissn.:Liou Ho(1932),(1934).
二、形态特征
乔木,高(5)7—20厘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灰白色,枝条圆柱形,纤细,具纵向细条纹,黄褐或紫褐色,基部有明显的芽鳞痕或间有宿存的硬革质芽鳞片,幼时密被黄褐色绒毛,老时毛被渐稀疏。顶芽卵球形,长达1.5厘米,芽鳞紧密覆瓦状排列,宽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或具小突尖,外面密被黄褐色或锈色绢状疏柔毛。叶(3)5—7(9)片簇生或稍疏离于枝端成轮生状,椭圆状披针形,长9—27厘米,宽(1.7)2—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渐狭或宽楔形,革质,边缘背卷,软骨质,上面绿色,无毛,有光泽,下面灰绿色,密被贴伏的淡黄色短柔毛,羽状脉,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侧脉每边11—15条,斜展,先端略呈弧曲状,近叶缘之内消失,在上面几不可见,下面明显,横脉与小脉网状,上面几不可见,下面隐约可见;叶柄长0.5—2厘米,腹凹背凸,密被黄褐色短绒毛。伞形花序1—5个簇生于二年生枝条落叶叶腋,总梗短或无,每一伞形花序有花5—6朵;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微缺或具小突尖,外面淡黄色或黄褐色绢状疏柔毛。雄花淡黄色,花梗长约1.5毫米,被淡黄色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5毫米,外面被疏柔毛,内面无毛,花被片6,近等大,卵圆形,先端急尖,长4—4.2毫米,宽2—2.5毫米,外面仅脊部被淡黄色疏柔毛,内面无毛;能育雄蕊9,花药长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钝,花丝被柔毛,第一、二轮长4—6毫米,无腺体,第三轮长3—3.5毫米,基部有2个离生连柄长达1.5毫米的三角状箭头形腺体;退化子房卵球形,长1毫米,无毛,花柱长2.5毫米,无毛,柱头盾状。雌花淡黄或带白色,花梗长0.5—4毫米;花被片6,卵圆形,长2.5毫米,宽1.2毫米;退化雄蕊9,线形,第一、二轮长2.5毫米,第三轮长仅1.5毫米,中部有2个近无柄的圆状肾形腺体,均无毛;子房近球形,直径1.5毫米,无毛,花柱粗壮,长3毫米,无毛,柱头盾状,直径达1毫米。果长圆形,长14—16毫米,直径6—8毫米,成熟时由红变黑色,无毛;果梗十分伸长,长(1.2)1.5—2厘米,略增粗,顶端粗达1.5毫米,被短柔毛;果托杯状,深约6—10毫米,顶端全缘,直径达13毫米。 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5—10月。
三、分布环境
产西部、中南部至东南部;生于土山或石山的灌丛或混交林中,海拔1000—1900(2400)米。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南部也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本种木材群众用作建房和家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