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参
树参,四季常青,可作风景区的骨干树种和林层下的辅佐树种
中文学名
树参
拉丁学名
Dendropanax dentiger (Harms)Merr
别 称
长春木、枫荷梨、鸭脚板
一、基本信息
性味:甘、微辛,温。
归经:归肝、肺经。
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壮筋骨、活血。
主治:用于瘫痪、偏头痛,臂丛神经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扭伤,痈疖,小儿麻痹后遗症,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常用量15g~60g。
用其根茎浸酒服,有祛风湿、通经络、散淤血、壮筋骨之效,治风湿痹痛、偏头痛及痈疖等。树参根、树皮功效同茎枝。叶有清热止渴作用,四川民间用以代茶饮。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山谷或山坡阴湿的森林中。生于阴湿的常绿阔叶林中或山坡灌丛。
资源分布:分布南方各省区,粤北最多。
采收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
药理作用:树参叶水提物灌胃给药对乌头碱、CaCl_2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和BaCl_2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静注给药能显著缩短肾上腺素诱发的麻醉兔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还能明显推迟哇巴因性豚鼠离体心脏心律失常和心电消失的出现。
园林用途:树参四季常青,可作风景区的骨干树种和林层下的辅佐树种。
二、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高2-8米。叶片厚纸质或革质,密生粗大半透明红棕色腺点(在较薄的叶片才可以见到),叶形变异很大,不分裂叶片通常为椭圆形,稀长圆状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4.5厘米,有时更大,先端渐尖,基部钝形或楔形,分裂叶片倒三角形,掌状2-3深裂或浅裂,稀5裂,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或近先端处有不明显细齿一至数个,或有明显疏离的牙齿,基脉三出,侧脉4-6对,网脉两面显著且隆起,有时上面稍下陷,有时下面较不明显;叶柄长0.5-5厘米,无毛。伞形花序顶生,单生或2-5个聚生成复伞形花序,有花20朵以上,有时较少;总花梗粗壮,长1-3.5厘米;苞片卵形,早落;小苞片三角形,宿存;花梗长5-7毫米;萼长2毫米,边缘近全缘或有5小齿;花瓣5,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2.5毫米;雄蕊5,花丝长2-3毫米;子房5室;花柱5,长不及1毫米,基部合生,顶端离生。果实长圆状球形,稀近球形,长5-6毫米,有5稜,每稜又各有纵脊3条;宿存花柱长1.5-2毫米,在上部1/2、1/3或2/3处离生,反曲;果梗长1-3厘米。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本种叶形、叶缘、果形及宿存花柱等变异很大,但叶片通常为椭圆形,有粗大的半透明红棕色腺点,网脉明显且隆起,果实通常为长圆球形,有纵脊多条,可以识别。
三、产地生境
广布于浙江东南部、安徽南部、湖南南部、湖北(利川)、四川东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和台湾,为本属分布最广的种。生于常绿阔叶林或灌丛中,海拔自几十米至18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
本种为民间草药,根、茎、叶治偏头痛、风湿痹痛等症。